春节档市场热火朝天,除了不断刷新纪录的票房数字之外,观众们最好奇的口碑表现也陆续公布揭晓。目前来看,《流浪地球 2》《满江红》两部映前热度居高的 " 白马 " 影片口碑依旧领跑,局势之平稳,与过往春节档的波诡云谲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春节档向来是充满变数的档期,就像预售时领跑的项目可能无法笑到最后,档期中途冒出的口碑黑马,也是每个春节档的关注焦点。今年春节档看似四平八稳,但背后依旧暗流涌动,留下了黑马人选的悬念。 在我们看来,已上映影片无论前景几何都已经算是明牌,唯有即将在初三上映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下称《中国乒乓》),是眼下春节档的最大 " 变数 "。 现在,这部影片带着超强映前口碑来搅局了。 作为今年春节档最晚与观众见面的影片,《中国乒乓》的口碑却是最早一批流出的。从前期影片试映、首映、点映阶段起,我们在网上看到的最多观众反馈,就是 " 超预期 " 这三个字。 什么是《中国乒乓》的预期? 是邓超、俞白眉过往导演项目给观众们留下的印象,也是观众们熟悉的中国男乓历史。 前者其实无需过度渲染,这对搭档开始导演项目已经有过四部作品,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已经对这二位的导演风格有一定了解。而后者,其实是《中国乒乓》最难攻克的一点。 用一位网友的话说,《中国乒乓》讲了个 " 一眼看到头 " 的故事。中国男乒的故事广为人知,角色家喻户晓,这个电影的结局更是毫无悬念的。所以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最难莫过于把已知结果的内容拍出新意,但《中国乒乓》做到了。 影片并未刻意去强化某些情绪,取而代之的是更充溢的人性色彩。观众的爽感不仅来源于运动员的成长与赛事本身,更能通过影片回想起真实的国乓历史,为这场被载入史册的 " 史诗级 " 复仇战而激昂。 流畅的叙事节奏、完整的故事节奏、个性鲜明的人物、精彩刺激的赛场、还原感强烈的美术风格 ...... 在很多观众眼里,《中国乒乓》都是部挑不出错的片子。 而通过这些观众的积极反馈,犀牛君也愈发觉得,《中国乒乓》是一部需要被重新定义的影片。在它身上,我们读出了 " 黑马 " 的味道。 把《中国乒乓》当体育片是说窄了 一定程度上,《中国乒乓》是一部创造中国体育片新天花板的影片。 尽管这部影片的主体仍是围绕体育运动而开展的故事,但它并不只是一部简单的体育类型片。 纵览过往体育题材影片,中国观众近年来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以《摔跤吧!爸爸》、《夺冠》、《超越》为代表的几部项目。这些影片的共同特点就是围绕着一种体育运动主题进行扩写,无论是成长还是逆袭,其内核表达却基本是纯粹且单一的。 因此很多观众提到体育片,往往会将其与爽片联系起来,以爽点、燃点作为观影驱动力,并将这两个元素作为评价一部影片品质的主要标准。 但《中国乒乓》却是一部很难用体育这个单一类型来界定的剧情片。 具体来看,就是这部影片的共情性,是比其他既定类型项目更加直给的存在,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充分的共鸣和情怀。 共鸣主要来源于情绪。 能够让中国观众产生如此强烈情感共鸣的体育运动,就只有乒乓球一个。乒乓球被称作国球,是因为它承载着全国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我们不仅会打乒乓、爱打乒乓,还打得好乒乓。我们熟悉每一批国乓运动员,也不会错过他们每一次国际赛事。乒乓运动的特殊地位,注定了观众将会与乒乓主题影片产生更强烈的共振。 当然,比已知的剧情发展更引人入胜的是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 |
机场等待区 图片来自受访者 红星...
今晚(14日)20点档 中央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