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捂盖子的形式抵御舆论监督,不仅无助于转移公众注意力,甚至不免将自己也捂进盖子里去——如果说当初的负面传闻只是个案,后续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攻守同盟”更值得反思和警惕。 以捂盖子的形式抵御舆论监督,不仅无助于转移公众注意力,甚至不免将自己也捂进盖子里去——如果说当初的负面传闻只是个案,后续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攻守同盟”更值得反思和警惕。 4个多月前,《江西日报》记者接到反映,宁都县梅江镇罗江村100多亩基本农田被占用,用来种植脐橙。记者到现场调查采访后,发现情况基本属实。得知记者采访,宁都县自然资源局和梅江镇政府分别以发函的形式向报社反馈称,已着手处理,进行彻底整改。然而,8月26日,记者再次来到现场发现,农田里种的还是脐橙,和4个多月前记者见到的场景毫无改变,只是脐橙树长得更高了。 ↑记者回访发现脐橙苗没有被清除。图据江西日报 国家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明确规定,对基本农田实行“五不准”,其中包括“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而宁都县梅江镇罗江村100多亩基本农田被违法占用,正是用来种植果树。然而,媒体调查的过程却一波三折,当地各级负责人也是讳莫如深:村党支部书记表示,这些土地是村里的撂荒地;镇里相关负责人表示,是否占用基本农田还需要去了解;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是否基本农田,需要去局里查档案。 村推镇,镇推县,一套“太极推手”打得令人眼花缭乱,且又莫名惊诧——主政一方,难道真的不知辖区的土地性质吗?《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在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地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与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与县级人民政府签订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的要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基本农田被侵占了,监管还要去“查档案”?面对荒谬的说法,值得追问的不仅有基本农田为何被大肆侵占,同时还应有当地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到底是如何签订的? 不出意外,这些被占用的土地很快被“验明正身”;同样不出意外的,当地迅速表示将“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在记者结束采访时,宁都县自然资源局还发函称:“截至目前,梅江镇已着手整改并取得初步成效,该局将继续跟踪问效。今后该局将举一反三,督促全县各乡镇切实履行农田保护管理责任,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展开全文
然而,这么一件违法事实清楚,整改表态明确的新闻事件,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烂尾”了。 《江西日报》愤而表示,宁都县自然资源局和梅江镇政府当初给该报的发函之举,怎么看都像应付媒体监督的“缓兵之计”。实际上,此事的吊诡之处不仅在于地方政府虚以委蛇的态度,更在于舆论监督者的身份。若以省级党报的身份尚且唤不醒个别基层政府,无法阻止“烂尾”新闻事件的发生,面对来自其他媒体的监督,结果又将会怎样? 答案不言而喻。2019年10月,一篇题为《山西祁县交通与“黄牛”合作默契,货车司机血汗钱被诈》的文章称,祁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执法时扣留司机证件,并告知缴纳万元罚款才能放行。在舆论质疑中,祁县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立即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立即介入,相关调查取证工作正在进行。然而,此后两月,人民网记者26次致电多部门询问结果,却得不到任何结果。 近日,山西晋中纪委监委官网消息显示,祁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机动中队原队长高著兵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祁县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这一通报迅速引起网友的好奇,高著兵“涉嫌严重违法”是否与“黄牛”事件有关? 出人意料的是,直到如今,在媒体持续追问之下,“黄牛”事件依旧没有答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两起事件看似并不大,但涉及地方形象与机关作风,基层政府应对舆论的态度却兹事体大。相比起叩问事实真相,眼下更值得拷问的是,基层政府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舆论监督?毋庸讳言,出于地方形象或其他考虑,个别基层政府习惯于以拖字诀来应对舆论,试图大事拖小,小事拖了。殊不知,舆论的盖子捂得太久难免会压力增大,小事也能拖大,乃至无可收拾。这种自作聪明的捂盖子式“危机公关”,不仅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无视,更是对地方形象的破坏。 |
2020西部数字乡村发展论坛新闻发...
今天的《新闻联播》迎来一位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