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袁晓婕 通讯员吴永生 陆晖)连日来,位于海门市三厂工业园区的一机械制造企业对生产车间内起重设备吊具进行了全面检查,更换了所有磨损吊带,消除事故隐患。 前不久,这家企业在用起重设备吊运机械部件过程中,一吊带断裂,造成机械部件掉落,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后,企业向三厂工业园区安监局通报信息,并邀请安全专家展开调查,彻底整改事故隐患,加强对员工培训。 生产实际中,有一些小微事故,比如重伤以下的人身伤害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小于30万元的财产损失事故、未遂(险肇)事件,往往损失不大、或未产生较大影响,常常不被企业重视,成为安全管理盲点。但事实上,小微事故的发生,恰恰反映了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不及时处置,小事故也会引来大灾难。今年,海门探索实施小微事故规范管理机制,引导、帮助、督促推动生产经营单位高度重视小微事故,在事故发生后自我分析、自我评估、自我整改,健全风险防控措施,消除安全管理盲点,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海门市安委办出台《小微事故规范化管理办法》,明确小微事故适用范围、报告程序和推进措施,提出四个100%目标:小微事故规范化管理企业覆盖率达100%,及时报告率达100%,自我调查分析评估率达100%,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率达100%。当地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奖惩考核机制、失信公示机制,设立小微事故规范化管理专项资金,同时对瞒报、迟报、漏报小微事故的企业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并列入诚信“黑名单”。 三厂工业园区作为海门市小微事故规范管理的试点区镇,今年年初以来,已接到14家企业上报的30起小微事故报告,事后这些企业均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消除隐患80多个。今年以来,海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平稳可控,没有发生2人以上及有影响安全生产事故。 |
让俄罗斯民众更多了解厦门 市领...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