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人民网:城市更新的“南京经验” | 栖霞激活边角地 - 萍乡文明网

萍乡文明网

人民网:城市更新的“南京经验” | 栖霞激活边角地

萍乡文明网 2022-09-19 20:01 萍乡文明网 147
徐玉勤与老邻居在小区凉亭内休闲。人民网 马晓波摄 小雨淅淅沥沥,约上好友到凉亭里聊天打牌。即便是下雨天,也未能挡住南京栖霞区尧安新村北院居民徐玉勤下楼消遣的脚步。今

徐玉勤与老邻居在小区凉亭内休闲。人民网 马晓波摄

徐玉勤与老邻居在小区凉亭内休闲。人民网 马晓波摄

  小雨淅淅沥沥,约上好友到凉亭里聊天打牌。即便是下雨天,也未能挡住南京栖霞区尧安新村北院居民徐玉勤下楼消遣的脚步。今年以来,随着小区内凉亭、活动用房的正式投用,居民们终于有了可供遮风避雨的活动场地。

  因为建筑外墙开裂渗漏、道路破损、配套缺失等,这个建于1980年代的老旧小区过去没少被居民诟病。4年前,这里迎来了出新改造的契机。从外立面出新、楼顶防水隔热措施到小区绿化、道路铺设,此外还开辟了地面停车场,新建了小区配套居民活动用房。一番煞费苦心的设计、改造落地后,小区变得更加宜居的效果让大伙看见并体验到了。

  就在去年11月,栖霞区的这份经验在住建部召开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经验交流视频会上做了分享。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令人印象深刻。

  “斤斤计较”出来的经验

  “改造工程看似简单,但做到让居民满意着实下了大功夫。”在前述经验交流视频会上,时任栖霞区尧化街道办事处主任周朱伟以尧安新村北院改造为例讲述了老旧小区改造的经验做法。在他看来,老旧小区改造的难点,集中在如何因地制宜解决片区公共空间不足、配套设施缺失的问题,以及补齐布局不合理、宜居性不足的欠账。

  “具体到尧安新村北院而言,这里居住着400多户居民,改造前却只有零星40来个车位。”周朱伟说,老旧小区空间有限,想要存量提优,只能在现有条件下见缝插针,激活边角地的最大效能,对每一寸面积的使用都“斤斤计较”。

  于是,小区在改造之初就聘请设计单位,从专业角度量身定制宜居设计方案;还邀请产权单位代表和小区居民代表做“居民设计师”,让“最了解小区的人”也有发言权。而后根据多方意见,设置在居民楼之间的老旧车棚得以迁移,原址改造为机动车车位;相应地,围墙边的边角地带摇身一变成为非机动车棚,在安装了百余组充电设备后,长期困扰社区的飞线充电问题也迎刃而解。

  “堆料场改造和居民活动用房建设是整个工程的难点。”尧化街道姚坊门物业公司老旧小区改造负责人武德华介绍,尧安新村北院原是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的家属院,堆料场除了堆放有建筑材料,还留有不少废弃集装箱。由街道带头,多次与企业对接协商,堆料场上最终划出110个车位,由此既保证了白天企业员工上班有车位可停,也解决了居民晚上回来“抢车位”的问题。

  小区内只有一块狭长空地适合建设居民活动用房,个别住户担心影响到他们的通风采光,在议事会上因情绪激动,拍桌子走人。在此情况下,从楼间距到楼房总高、公厕位置等细节,工作人员反复耐心沟通,工程才得以实施。“因为要做到因地制宜,小区改造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更多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有效利用每一寸土地的思路。”武德华说。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我们已经经历了‘政府先出方案,再征集居民意见’和‘公众深度参与改造设计’两个阶段,这种更加尊重民意的改造方式也正在成为南京居住类片区更新的主流模式。”栖霞区住建局四级调研员李秀东介绍,该区今年改造整治3个小区,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涉及房屋95栋、居民3199户。整体来看,改造理念将更加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精细精准,注重宜居宜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建的迈皋桥长园廊桥。人民网 马晓波摄

新建的迈皋桥长园廊桥。人民网 马晓波摄

  小桥设计面向全球征集

  老城更新,为一座长约50米的廊桥绘制设计蓝图,能够吸引多少人关注?

  2019年11月,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栖霞区政府联手发起一场设计大赛,没想到竟引来全球各地700多人参赛。今年7月,栖霞区迈皋桥这座长园廊桥建成开放,上层观景、下层行人的双层设计,受到居民们的欢迎。这是当地对城市公共类片区更新的一个成功样本。

热门标签

ICP备案号: 赣ICP备12000701号-1
萍乡文明网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